3月18日上午,我院举办文化大讲堂第135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学习时报》社原社长王金龙受邀为学员作了“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的专题报告。

王金龙以宏观经济内涵概念解读作为切入点,运用有关经济学原理,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围绕如何评价宏观经济形势、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三方面展开讲授。他表示,评价标准的不同,会对同样的经济形势做出不同的评价。依据宏观经济有关理论和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评价标准,主要关注经济增长、物价、就业、国际收支及pmi等几项指标情况,同时要考虑经济发展质量、经济发展周期、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宏观形势与微观感受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一直是衡量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指标,持续的经济增长需要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时发力并保持良性互动。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更加关注质量的提升,高质量经济发展必须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是宏观经济形势好的深层映射。

关于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他表示,近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直面困难、坚定信心、沉着应变、综合施策,因时因势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取得了积极成效,可以用三句话概括:一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二是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上集中发力、持续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三是面对风险挑战和制度、产业、人力、市场等有利条件,需进一步正视困难风险、坚定发展信心。
关于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他表示,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做出明确深刻的阐述。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经济思想为指导,以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作为理论依据,以对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作为实践依据,科学提出今年宏观经济的目标要求,明确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科技、产业、投资、消费、社会保障、环保、对外经济等政策。现在关键是抓落实,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打好政策“组合拳”,防止“合成谬误”“分解谬误”;要真抓实干,讲究方式方法;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防范化解风险。他希望学员围绕本职,运用科学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守住原则底线、认真履职尽责,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智慧力量。
报告例证结合、数据鲜活、紧扣实际、立足长远,既有宏观理论高度又有微观实践厚度,为学员树立系统观念、形成科学认识,拓展宏观视野、引领未来工作带来了方法启迪与思路参考。学员们表示,要主动挺膺担当、贯彻执行落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为开创陕西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新局凝心聚力、做出贡献。
王金龙 中央党校经济学博士、教授。曾任原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社长、信息中心主任等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相关性研究》,出版 《金融国际化效应研究》 《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等专著,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章80多篇。主讲 《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服务高质量发展》《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