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我院举办文化大讲堂第139期。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庞雅妮受邀为学员作了“寻找中华文明的源头——以‘彩陶·中华’展的内容策划为例”的专题报告。报告由西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孙二丽主持。

庞雅妮以“寻找中华文明源头”作为切入点,以“彩陶·中华”“玉韫·九州”“吉金·中国”构成的“早期中国”系列展览为例,结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相关研究成果,围绕展览策划的背景、展览的内容策划两方面展开讲授。她表示,“中华文明五千年”亟需实在物证资料、依托考古技术支撑;“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采用多学科联合攻关、用已知探未知,收获成果颇丰;提出了关于什么是“文明”的问题的中国方案,“早期中国”和“古国时代”的概念,确定了“早期中国”和“古国时代”的时间框架。她谈到,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呈现出复杂的多元一体化进程;华夏文明植根不同地域和文化,多样的彩陶纹饰书写了历史,构建了认同,凝结了记忆,根植于我们每个人的血脉中。她希望学员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上下求索之心、寻展陈文物之美,传承文化瑰宝、增强文化自信。

报告系统全面、旁征博引、生动可感、立意深远,兼具人文素养温度和学术实践高度,为学员追溯中华文明源头、探寻历史文化根脉带来了实证对照和思路启迪,学员们表示,要深化文化认同、厚植文化底蕴、凝结文化记忆,取其精华、学以致用,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庞雅妮,研究馆员,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本科、硕士,伦敦大学访问学者。现任陕西历史博物馆书记、馆长、中国博物馆学会丝绸之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历史博物馆博士后创新基地导师。长期从事博物馆展览策划、文物国际交流、文创产品研发等业务的管理和研究工作,出版专著及以主编、执行主编、第一副主编身份编撰图书近20部,发表各类研究文章30余篇,参与、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及省、市级社科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