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在进行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精心设置培训内容,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分组研讨等多种教学形式,旨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本次培训邀请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大学等校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干部品格修养,诸子百家之儒家、道家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及具有陕西传统文化独特标识的关学等方面内容进行授课,多角度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桥山之巅,人文始祖。学员们拜谒轩辕黄帝,触摸泱泱华夏成长的年轮,温读华夏民族如诗如歌的历史,解读远祖先贤们的丰功伟绩。
学员们深入周原召陈考古现场,与历史遗迹面对面交流。在周原博物院,充分感受三千年前周人的生产生活,感悟博大精深的周文化。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学员们探寻青铜文明,涵养家国情怀。
一座长安城、半部中华史。学员们在西安博物院,感受盛唐长安的文化繁荣和博大胸襟。
学员们走进关中书院,学习关学精神,感悟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学员们学习体验了“临大事而有静气”的古代射礼,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研讨主题围绕“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建设文化强省,我们应当怎么做”展开,大家各抒己见,踊跃发言。
通过开营破冰、“鼓”动人心等活动,学员们快速打破距离感和陌生感,体会信任、团结带来的快乐,增强对班级的认同感,提高班级凝聚力。
崔喜
两周学习时光匆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各位老师的斐然风采,各位同学的学识修养,让我印象深刻,恰如苏轼名句“腹有诗书气自华”;数不胜数的文物古迹,历历在目的传统文化,让我感受到“诗和远方”就在家门口,不必舍近求远;我就像一棵老树,在文化的滋养下,生发了新芽,心中欢喜。高尔基语,“学习永远不晚”,今后我将不断加强学习,多向老师同学请教,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本职工作。感谢省委组织部的安排,感谢西北大学中华文化干部学院的精心组织。我以陕西的厚重文化为荣,以一个西大学子为荣!
寇博文
这次学习,使我系统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包括道家思想的哲理智慧、儒家君子之道等等。寻根中华始祖堂,参观周原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等,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我通过这次学习,一是丰富了知识,全面了解、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二是开拓了思路,为我们今后工作提供思路,特别是我这样一名工作在应急战线上人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更加坚定;三是找到了方法。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找到了学习、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四是结识了朋友,学习班里的学员来自不同的单位,不同的领域,大家一起学习,对彼此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今后大家相互取长补短、互学互长。
王凯华
这次培训班课程安排系统性、针对性较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别是课外实地教学贯通中华千年历史文化,感受华厦大地沧海桑田,领悟先祖人文创业经略,更有当代学仁传播“四为”精神,弘扬传统文化优秀品质,赓续民族立言、立德、立信文脉,增强了文化自信,增添了奋进新时代的力量,增进了建功新时代的动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大省是个系统工程,希望这样的教学更多地走入机关,结合陕西高质量发展要求,引领时代风尚,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让文明种子、文化之花播撒开遍三秦大地。
文 / 刘银亮 图 / 马晓雪 刘银亮 冯欣
编辑 / 马晓雪 责编 / 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