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院校新闻 > 正文
  • 文化大讲堂 | 贾平凹:好的文学语言是什么
    2022-07-28浏览量:

    人的认知有三重境界:第一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达顶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7月26日,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陕西文学院院长贾平凹应邀为第二期“百优计划”作家高级研修班全体学员作了“再谈文学语言”的专题报告。

    讲座会场全景1.jpg

    贾平凹2.jpg

    报告主要围绕好的语言是什么、具体如何搭配、怎样用好闲话等内容展开。贾平凹向各位作家分享了自己在写作创作中对文学语言的再认识。他说,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不同,而文学语言却是和口头语言一致的。同时他用“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举例,提出了对文学语言的见解。在谈具体如何搭配时,他强调,首先要把握表达情绪,然后再注意所选用的文字和词句,具体要自己去体会。体会得好还是不好,有个人天赋才情问题,也有个人后天修养问题。同时他也讲到语言与身体的关系,文学语言是口语的转换,语言节奏实际上是气息节奏。最好的节奏就是正常人的呼吸平衡。在讲到怎样用好闲话时,他提到了想象力在文学中的重要性。他讲到,文学得明白掌握两点,一是会讲故事,二是会用细节。文学语言是一个迷宫,正因为是迷宫,才让我们产生追究它的兴趣。最后,他希望大家在写作时自己体会,在阅读时自己体会,并鼓励各位作家们好好学习,凝心创作。


    关于报告人

    贾平凹是当代中国文坛上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是新时期陕西文学三座大山(陈忠实、路遥、贾平凹)中的一座,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

    1975年他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贾平凹文集》26卷。长篇小说代表作有《浮躁》《废都》《秦腔》《古炉》《带灯》《老生》《山本》等。中短篇小说代表作有《黑氏》《天狗》《五魁》《倒流河》等。散文代表作有《商州散记》《丑石》《定西笔记》等。其作品曾获得国内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以及美国“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法兰西金棕榈文学艺术骑士勋章、香港“红楼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施耐庵文学奖”“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有三十多部作品被译为美、法、德、瑞典、意大利、西班牙、俄、日、韩、越文在二十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西北大学素有“作家摇篮”之称,先后培养出以贾平凹、迟子建、牛汉、雷抒雁等为代表的数以百计的作家,形成了有广泛影响的“西北大学作家群”现象,其中获“茅盾文学奖”者2人,获“鲁迅文学奖”者10余人。


    文 / 张飞  图&编辑 / 马晓雪

    责编 / 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