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馆在太白校区正式开馆。6月19日上午,中华文化干部学院组织全体在院教职工赴丝绸之路考古馆参观学习,并开展专题研讨。

教职工集体参观学习了“序厅”“嘱托·不忘初心”“开启·大学担当”“赓续·千年追寻”“回响·盛世华音”“奋进·一流学科”“展望·丝路放歌”“尾厅”等八个部分,通过展板图文、考古实物、视频演播和场景复原等丰富内容,集体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的鼓励问候精神,充分了解了学校丝绸之路考古工作的丰硕成果,直观感受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和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深切体会了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真切追溯了西北大学几代人接续奋斗开展丝绸之路考古的历程,深刻领悟了当代高校知识分子的担当作为和崇高精神。

参观结束后,学院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了分组研讨。大家围绕“如何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充分发挥丝绸之路考古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如何开发好建设好丝绸之路考古馆现场教学课?”“如何让学员在丝绸之路考古馆现场教学时更深刻领悟‘两个结合’?”“如何在具体工作中学习践行中亚考古队精神?”展开研讨交流,结合学习体会和工作实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据悉,我院是丝绸之路考古馆开馆后首个预约赴馆集体参观学习的单位。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参观学习和研讨交流,既振奋人心又催人奋进,坚定了文化自信自强的信念,激发了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充实了学院培训专题研发和现场教学课程建设。今后要秉持“坚定文化自信、专注政德修养”的办学理念和“以文化人、行稳致远、进而有为”的培训目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作风,做好中华优秀文化的宣传者和践行者。

建设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馆,设立中亚考古成果展,是学校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参观学习,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下一步,立足岗位、立足实际,学院将在培训专题设计和课程研发中有机融入考古馆相关内容,让学员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接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内涵和质效。
参观了丝绸之路考古馆,更加了解了西北大学作为深入中亚考古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为丝绸之路历史古迹修复作出了重要贡献,考古馆开馆是西北大学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践行丝路精神、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力举措,学院将充分发挥其鲜明的政治意义、实践意义、学术意义和教育意义,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基地。
今天参观了丝绸之路考古馆,为我们学校在丝绸之路考古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而自豪。看到考古馆展示的中亚考古队深入中亚国家开展联合考古经历的艰辛,更敬佩中亚考古队为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交流交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突出贡献。我们要感悟学习中亚考古队精神,积极实践探索,不断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生命力。
作为一名西大人,参观丝绸之路考古馆后倍感激励和振奋。丝绸之路考古馆记录和展示了西大几代人接续奋斗开展丝绸之路考古的历程,集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和精神传承于一体,有助于我们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认识、进一步弘扬丝路精神。
通过这次参观,我被丝绸之路西大人考古路上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所震撼。作为一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我也更加珍惜和感激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传承,未来工作中要把考古馆深入相关专题中,不断践行学院“以文化人、行稳致远、进而有为”的培训目标,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昨天丝绸之路考古馆隆重开馆,我们倍感自豪和振奋,今天学院组织我们参观学习非常及时,有助于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作为合作部主管,我在后面工作中,会运用好丝绸之路考古馆这个独有的特色优势文化资源,在培训方案设计中向主办单位积极宣传推介考古馆,更好地提升学院品牌影响力和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一衣带水丝路起,公诚勤朴续新篇。丝绸之路考古馆以“国家战略、学者担当、高校作为”为主线,传承丝路精神、发挥专业优势、讲好丝路故事。作为一名中共青年党员、网媒部主管,须挺膺担当、奋发有为,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学院声音的传播者、学院故事的传递者,坚定文化自信,擦亮学院名片,为学院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