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院校新闻 > 正文
  • 文化大讲堂 |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受邀来我院作专题报告
    2025-05-26浏览量:

    5月26日下午,我院举办文化大讲堂第142期。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主办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发展新动能”地方改革部门主题培训班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受邀为学员作了“用好财政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的专题报告。



    刘尚希从科技创新动力从何而来为切入点,以政府+市场为主线,系统解析财政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并围绕科技创新的范式革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动力——政府+市场”“财税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分担风险+化解风险”“财税体制改革——让部门和地方行为真正聚焦科技创新四个方面展开讲授。他指出,人工智能引发的科技创新范式革命正重塑全球竞争格局工业时代的科技创新是以实体空间实验为主导,依赖人脑独立完成知识创造而数字时代的科技创新呈现“虚实叠加”特征,通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技术实现人机协同创新。他强调,支持人工智能即支持未来科技创新的战略逻辑市场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产业-金融-科技”的循环体系决定创新可持续性,而政府则是必要条件,要通过教育投入、人才培育和体制创新为创新提供基础支撑形成“财政投入-企业创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undefined

    报告实例鲜活、体系缜密、灼见独到、启人深思,从全球科技革命浪潮与中国财政改革实践的双重维度,系统阐释了财税政策驱动科技创新的底层逻辑与实施路径,为新时代财政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与操作指南。学员表示,将以此为契机,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探索“财政直投+基金引导+风险补偿”的多元支持模式,重点在基础研究投入、科技金融融合、成果转化服务等领域精准发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财政保障。


    报告人简介

    刘尚希,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书记、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马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首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浙江省委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中国区域经济五十人论坛、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代表作有《公共风险论》《收入分配循环论》《宏观金融风险的财政责任》等著作;以及《财政风险:一个分析框架》《央地财政关系改革的理论解析》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