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院校新闻 > 正文
  • 文化大讲堂 | 西北大学校长孙庆伟为学员作专题报告
    2025-06-09浏览量:



    6月9日上午,我院举办文化大讲堂第149期。西北大学校长孙庆伟教授为学员作了“守正创新——考古百年与时代使命”的专题报告。

    孙庆伟结合大量文献记载、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以“史学者,爱国者之源泉也”开篇,追溯考古学在民族危亡中诞生的初心使命;用“动手动脚找东西”的田野实践哲学为引,诠释考古人躬耕大地的坚守;以考古学“中国学派”的理论构建,彰显立足本土、对话世界的学术自信;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锚定“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的新使命,为中华考古文明的当代阐释与创新发展注入学术动能。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他指出,新时代考古工作者应在政治上敢真担当、学术上钻真问题、成果上出真知识、理论上成真话语、传播上促真认同,在守护民族文化根魂的征程中践行使命、绽放光芒。

    undefined

    学员们纷纷表示,报告既回溯了中国考古学百年求索的艰辛历程,又展望了新时代学科发展的壮阔前景,将以此学习为契机,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守护文明根脉中彰显担当,在探索未知中践行初心,为推动考古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文明传承创新注入新动能。


    报告人简介

    孙庆伟,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考古学组)秘书长。现任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主要从事中国考古学和先秦史教学研究工作,致力于中华文明起源、三代都邑考古、三代礼制文化、考古学思想史等领域。曾参与“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先后参加和主持山西晋侯墓地、陕西周原遗址和周公庙遗址的考古工作,发掘成果多次荣获“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为河南二里头夏都博物馆策划的开馆展览“华夏第一王都”获评为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2019)。主讲通识核心课“考古学与古史重建”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感悟考古”,曾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历年先后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周代用玉制度研究》(2008)、《追迹三代》(2015)、《最雅的中国——春秋时代的社会与文化》(2015)、《鼏宅禹迹——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2018)、《礼以玉成——早期玉器与玉文化研究》(2022)等专著,其中《周代用玉制度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追迹三代》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20),《鼏宅禹迹——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获得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