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中心 > 校友天地 > 正文
  • 【学员心得】用文化滋养心灵
    2019-06-28浏览量:

    6月10-21日,在陕西省教育培训西北大学基地参加了为期10天的培训。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很大气的名字“中华文化干部学院”。而培训主题“汲取治国理政智慧,加强政德修养”,正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短暂的培训,是一次充电补钙、研思结合的文化之旅,一次回望历史、对话传统的寻根之旅

     

    润之于魂:文化魅力的滋养

    人生需要智慧,智慧来自学习。面对现代生活的浮躁、功利,走出浮浅或“本领恐慌”的唯一路径,就是经常“充电”“加油”。其中,就包括学习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静下心来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以温润心灵、启迪心智,回望来路、砥砺前行。

    不忘本来,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薪火相传的五千年中华文明、气壮山河的百年革命历程、砥砺奋进的改革开放进程,孕育了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且看:中国古代治国智慧的特点和历史启示、传统文化与政德建设、关学与干部品格修养、传统“八德”与干部官德建设、传统家规家风家训与为官之道、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政徳思想、传承儒家思想精髓涵养干部为政之德、墨子政治思想与政德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传统文化视角诠释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单看这些回望历史又聚焦当下、凝眸传统又润泽灵魂的课程设置,就足以令人为之心动。

    或激情演讲、或娓娓道来,或深度解读、或生动直观,或系统严谨、或诙谐幽默,各位教授、专家的精彩讲授,如清流浸润灵魂,让心灵更加丰盈,相信也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充实、更丰富、更完美。各位教授、专家在授课过程中展现的思辨与睿智、激情与风采、情怀与境界、精神与风骨等等,也让人为之感动。在渭华起义纪念馆,红色文化激荡情怀;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北大学博物馆,惊叹于中华历史文化的浩瀚无垠;在张载祠,震撼于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气磅礴和至高境界。而来自不同岗位的领导和企业家的好学与谦逊、思考与灼见、碰撞与交流,从一定角度来讲,也是一种职业文化的融合。

    文以化人,润物无声。文化作为人最核心的内在因素,决定了人之所以为人,此人之所以非彼人。正如作家龙应台曾说:“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这,就是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化之于心:文化自信的坚定

    黑格尔曾经在《历史哲学》中指出,“世界历史自身本质上是民族精神或国家精神的辩证法”,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引领世界历史,就在于其优秀的国家精神、文化传统。通过培训,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这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种根植于心、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一个丧失文化根基、文化自信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正如清代思想家龚自珍在《定庵续集》里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南怀瑾先生也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如果文化亡掉了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

    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巴尔扎克形容道,“人类的灵魂真是个精灵,它能把一根稻草变成金刚钻。”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对中国文明的世界价值作出了深刻阐述:“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其他三大文明都已经中断或衰落,唯有中华文明傲立世界五千载而绵延不绝。”的确,为什么中国很牛?你有见过人类历史上还有其它国家的文明一直绵延不灭的吗?答案是只有中国,只有中华民族。相信每一个熟悉中国历史的人,一定会对中华灿烂的文化和这种文化孕育下的民族伟大力量心存无限敬畏。

    中国文化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诸如“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精神境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价值追求,“天下为公”“大同之世”的社会理想等等,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活经验、生存智慧,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强大的精神基因。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字字铿锵:“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所以,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学一点传统文化,就能多坚定一份文化自信。

     

    见之于行:文化传承的自觉

    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必须在自觉传承中发扬光大。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命脉。

    传承的基础是学习。“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知识海洋。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一方人民孕育一方文化。做好中国人,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好中国的传统文化,守得住国家的根、民族的魂。唯有如此,才有文化自信的资本和底气。

    传承的要义是修德。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人什么都可以缺,唯独不能缺的是缺德;而一个被优秀文化浸润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德性的人。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无疑都是中华美德的重要元素。新时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同样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传承的动力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对传统文化而言,没有创造性转化,传统永远不会变成现实;没有创新性发展,历史永远不会走向未来。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不懈努力中,“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传承的关键是提升。就是要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主要指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感召力、社会凝聚力、价值吸引力、思想影响力等方面的文化精神力和竞争力,这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离开了传统文化,我国文化软实力就会患上“营养不良症”“贫血症”和“软骨症”。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面对当下物质至上、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的社会现实,借用一句流行语“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那就是要一如既往地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提炼,构建核心价值观,以培根铸魂,凝聚人心,高扬起民族的精神风帆,也向世界展示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著名学者季羡林曾经自豪地说:“中国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这是自豪,更是自励。文化无边,学无止境。惜乎十日学习,所见只是滚滚文化长河的几多浪花、灿灿文化星空的几缕星光,更多地还需要不断消化理解、学思践悟。

    权且以几句顺口溜作为结尾:

     

    十日学研实短暂,喜能脱产来充电,

    匆匆寻常琐事繁,荫荫校园心自安;

    浩浩文化五千年,泱泱美德润心田,

    回望中华多璀璨,信心满满更向前。

     

    2019年6月26日

    作者:崔利民(2019春季“汲取治国理政智慧 加强政德修养”专题研讨班学员